个人简介:

姓名:纪林芹

性别:女

籍贯:山东惠民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电子信箱:sdjlq@126.com

 

教育背景:

1996.9-2000.7  bob在线登录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0.9-2003.6  bob在线登录教育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4.9-2007.6  bob在线登录教育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儿童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

 

主要研究领域:

儿童青少年的攻击、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控制,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发展心理病理学

 

工作经历:

2003-2006     bob在线登录教育科学学院助教、讲师;

2006至今bob在线登录讲师、副教授(2007)、教授(2012)。

 

出国经历:

2002.9-2002.12   芬兰约恩苏大学合作研究;

2007.9-2007.12   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2015.1-2015.12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参加学术组织及职务:

中国心理学会 (CPS)发展心理学分会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心理学分会理事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Child Development (SRCD)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udy on BehavioralDevelopment (ISSBD)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Aggression(ISRA)

 

研究课题: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初中学生品行问题的发展轨迹、影响因素与干预BBA140048),2015-2017

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因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的影响与作用机制ZR2014CQ030),2015-2017

3.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联合资助项目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与执行功能:ERP研究20113704120004),2012-2015

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儿童早期外化行为问题与母亲教养关系的研究07JCXLX005),2008~2010

5.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儿童攻击发展与社会认知的关系EBA080304),2008~2009

6.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儿童攻击的发展与母亲教养、家庭功能的关系S07YC19),2008~2009

7. 美国健康研究院(NIH“Parenting and Children’s Social andEmotional Development”2008~2012

论文(*通讯作者)

1. Zhang, W. X., Wei, X., Ji, L. Q.*, Chen, L., &Deater-Deckard, K. (2017). Reconsidering parenting in Chinese culture:Subtypes, stability, and change of maternal parenting style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7, 46 (5): 1117-1136. 

2. Cao,C., Rijlaarsdam, J., van der Voort, A., Ji, L. Q., Zhang, W. X., &Bakermans-Kranenburg, M. J. (2017). Associationsbetween dopamine D2 receptor (DRD2) gene, maternal positive parenting andtrajectori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from early to mid-adolescence. Journal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doi: 10.1007/s10802-017-0294-5. (SSCI)

3. Zhang, W. X., Cao, C., Wang, M. P., Ji, L. Q., &Cao, Y. M. (2016). Monoamine oxidase A (MAOA) and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 gene polymorphisms interact with maternal parenting in association withadolescent reactive aggression but not proactive aggression: Evidence of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5(4),812–829. (SSCI)

4. Zhang, W. X., Cao, Y. M., Wang, M. P., Ji, L. Q. , Chen,L., & Deater-Deckard, K. (2015). The dopamine D2 receptor polymorphism(DRD2 TaqIA) interacts with maternal parenting in predicting early adolescentdepressive symptoms: Evidence of 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and agedifference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4(7), 14281440.

5. Zhang, W. X., & Ji, L. Q.(2004).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physical aggression and its relationwith children’s school adjustment in early child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sychology, 39 (5/6) (SSCI).

6.Ji, L. Q., & Zhang, W. X.(2004). An ERPstudy on aggression children: Some cognitive neurological bases of children'saggressive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sychology, 39 (5/6) (SSCI).

7. 曹丛, 王美萍, 曹衍淼, 纪林芹, 张文新. (2017). MAOA基因T941G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男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调节效应. 心理学报, 49(2), 206–218.

8. 曹衍淼, 王美萍, 曹丛, 纪林芹, 张文新. (2017). DRD2基因TaqIA多态性与同伴侵害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 心理学报, 49(1), 28–39.

9. 纪林芹, 潘斌, 郭菲, 陈亮, 张文新.(2017). 青少年抑制控制与同伴拒绝: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40(3), 600–605. 

10. 曹衍淼, 林小楠, 纪林芹*, 张粤萍, 张文新.(2017). 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2), 216227.

11. 杨逸群, 陈亮, 纪林芹, 张文新. (2017). 母亲抑郁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与青少年消极情绪性的调节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3), 368–377.

12. 李腾飞, 陈光辉, 纪林芹, 张文新. (2017). 发展级联:解释个体纵向发展的新视角. 心理科学进展. 25(6), 980–988.

13. 张良, 陈亮, 纪林芹*, 张文新. (2017).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5(3), 494–497+501.

14. 曹丛, 王美萍,纪林芹, 魏星, 曹衍淼, 张文新. (2016). 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母亲支持性教养对青少年抑郁的交互作用:素质压力假说与不同易感性假说的检验. 心理学报, 48(1), 2235.

15. 潘斌, 张良,张文新,纪林芹*.(2016). 青少年学业成绩不良,学业压力与意志控制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32(6), 717–724.

16. 刘旭, 吕艳红,马秋萍,郭菲,闫晓静,纪林芹*.(2016). 儿童青少年优秀品质的基本特点与模式.心理与行为研究,14(2), 167-176.

17. 王美萍, 纪林芹, 张文新. (2015). 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同伴关系对男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影响. 心理学报, 47(10), 12601268. 

18. 魏星, 吕娜, 纪林芹*, 陈亮, 张文新.(2015). 童年晚期亲社会行为与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4), 402410.

19. 徐夫真, 张玲玲, 魏星, 张文新, 陈亮, 纪林芹, 陈欣银. (2015). 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的稳定性及其与母亲教养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2), 204211.

20. 曹丛, 王美萍, 张文新, 纪林芹, 陈亮, 陈欣银. (2014). 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 心理学报, 46(10), 14861497.

21. 董会芹, 纪林芹, 陈亮, 张文新. (2013). 3~5岁儿童对同伴侵害归因的特征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3, 225231.

22. 刘萌萌, 张良, 纪林芹, 张文新, 张粤萍. (2013). 延迟折扣及其与青少年物质滥用与成瘾、外化问题的关系. 心理科学, 36(4), 884891.

23. 李荣凤, 徐夫真, 纪林芹, 张文新. (2013).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初步修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1(7), 996999.

24. 纪林芹, 魏星, 陈亮, 张文新. (2012). 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作用. 心理学报, 44(11), 14791489.

25. 魏星, 纪林芹, 陈亮, 吕娜, 张文新. (2012). 青少年早期攻击和违纪行为的关系:受欢迎程度的调节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0(5), 355361.

26. 陈亮, 张文新, 纪林芹, 陈光辉, 魏星, 常淑敏. (2011). 童年中晚期攻击的发展轨迹和性别差异:基于母亲报告的分析. 心理学报, 43(6),629638.

27. 纪林芹, 陈亮, 徐夫真, 赵守盈, 张文新.(2011). 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纵向分析. 心理学报,43(10),11511162.

28. 刘娟, 陈亮, 纪林芹, 王姝琼, 张文新. (2011). 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 心理发展与教育, 27(4), 421425.

29. 纪林芹, 张文新. (2011).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个体定向的理论与方法. 心理科学进展, 19(11), 15631571.

30. 纪林芹, 张莹莹, 陈亮, 陈光辉, 曾玉, 张文新. (2011). 童年中期对抗行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拒绝、同伴接纳的关系. 心理与行为研究,9(4), 304309.

31. 张文新, 陈亮, 纪林芹, 张玲玲, 陈光辉, 王姝琼. (2009). 童年中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情绪适应. 心理学报. 41(5), 433443.

32. 纪林芹, 张文新.2008.攻击性儿童的P300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心理科学,31(2), 299303.

33. 纪林芹, 张文新. (2007). 儿童攻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3(2), 122127.

34. 许岩, 纪林芹, 张文新.(2006). 城市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特点及其与性别角色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3), 3540.

35. 张玲玲, 张文新, 纪林芹, Nurmi, J. E. (2006). 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的测量学分析. 心理发展与教育, 22(1), 103108.

36. 纪林芹, 张文新, 董会芹, 李芳.(2006). 青少年早期父母惩罚的特点. 心理科学, 29(4), 12371239.

37. 张文新, 张玲玲, 纪林芹, Nurmi, J. E. (2006). 青少年的个人未来发展目标和担忧.心理科学, 29(2), 274277.

38. 王树青, 张文新, 纪林芹, 张玲玲. (2006).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的修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4(3), 221226.

39. 王树青, 纪林芹, 张文新.(2006). 大中学生同一性风格问卷的初步修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9),625.

40. 李小玲, 张文新, 纪林芹. (2006). 欺负者社会认知能力的理论述评.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4), 2225.

41. 赵景欣, 张文新, 纪林芹. (2005). 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心理学报, 37(6), 760766.

42. 张文新, 纪林芹. (2005). 关注学校中的欺负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 1, 1925.

43. 纪林芹, 张文娟, 张文新. (2004). 学校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 华南师大学报, 5, 104109.

44. 纪林芹, 张文新, Jones K., Smith N. (2004). 中小学生身体、言语和间接欺负的性别差异——中国与英国的跨文化比较. 山东师大学报,49(3),2124(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4年第9期全文转载).

45. 张文新, 纪林芹, 宫秀丽, 张茜, 王益文, 陈欣银. (2003). 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 心理科学,26(1), 4952.

46.纪林芹, 张文新, 郑金香. (2003). 学前与小学儿童母亲社会支持问卷的编制及测量学分析. 心理科学,26(5), 925926.

47. 纪林芹, 张文新, Jones K., Smith N. (2003). 中国与英国儿童对待欺负问题态度的比较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1(2), 122127.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

获奖情况:

1. 《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作用》,山东省第二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年)。

2. 《童年中晚期攻击的发展轨迹和性别差异:基于母亲报告的分析》,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年)。

3. 论文《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纵向分析》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年)

4. 论文《童年中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情绪适应》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

5. bob在线登录研究生优秀教学奖(2014年)

6. bob在线登录优秀教学奖(2006年)

7. 论文《攻击性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儿童攻击的某些认知神经基础》获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59月)

8. 论文《学前小学儿童母亲社会支持问卷的编制及其测量学分析》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9月)

9. 论文《攻击性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获全国发展心理学会议优秀论文奖(20039月)

 


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