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新教授研究团队撰写的论文Classroom Status Hierarchy Moder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Dominance Goals and Bullying Behavior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于2020年发表于S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IF=3.121)上。该论文探讨了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的发生机制问题,揭示了个体特征(社会支配性目标)与环境因素(班级地位层级性)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欺凌行为的发生。

欺凌行为不仅与个体特征有关,也与环境因素有关。文献指出,社会支配性目标(social dominance goals)——即个体想要在同伴群体中彰显力量、获得支配地位的愿望——是导致欺凌行为的重要个体因素。社会支配性目标强的个体,可能将欺凌作为一种在同伴群体中获得自身支配性地位的手段,从而更多地实施欺凌行为。然而,欺凌行为的发生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地位层级性(status hierarchy)这一班级特征的作用。班级地位层级性是指班级内学生的同伴地位(本研究中为受欢迎程度)的分化程度,层级性越强,即学生之间同伴地位的高低之别越明显。根据目标框架理论,在层级性较强的班级环境中,由于支配性地位(即高同伴地位)的存在,本身具有较强社会支配性目标的个体的支配性目标将被激活、从而实施欺凌行为的倾向性增强。因此,本研究检验了高地位层级性这一班级水平变量是否可增强社会支配性目标对欺凌行为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样本为1603名中小学生,测量了被试的欺凌行为、社会支配性目标,并通过对受欢迎程度的测量计算出各班级的地位层级性。通过多水平线性模型建模,发现本研究所假设的跨水平交互作用成立,班级水平上的地位层级性显著调节个体水平上社会支配性目标与欺凌行为的关系。具体而言,仅在班级地位层级性高的班级中,具有较强社会支配性目标的个体会做出欺凌行为;而在学生同伴地位较均等的班级中,社会支配性目标对欺凌行为的影响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本研究揭示了一个环境特征与个体特征交互作用影响欺凌行为的具体机制,进一步验证了“欺凌是群体过程”这一理论观点。同时对于反校园欺凌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指出维持班级内学生地位平等可能是减少欺凌行为的重要措施。

论文发表信息:

Pan, B., Zhang, L.*, Ji, L., Garandeau, C. F., Salmivalli, C., & Zhang, W. (2020). Classroom status hierarchy moder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dominance goals and bullying behavior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9(11), 2285-2297.


2020-11-25